![](https://epaper.oss-cn-hangzhou.aliyuncs.com/jsb/2025-01-07/591ec2c5bf4fe77ca5613c555bf00051.jpg)
![](http://epaper.file.routeryun.com/other/other/5b19fbc185575.png)
沁著芳香 活力绽放
□ 殷洁如
时值腊月,生机亦浓。烟火泾城“夜态”万千,“小而美”又不失“烟火气”的新业态从商圈、街区向城镇“神经末梢”氤氲蔓延;由东林寺景区驶入新泾村稻米观光带,再游芳香小镇度假区,网红景点串点成线,G320文旅连廊朱泾段展现出新活力……2024年,朱泾镇始终紧跟“聚焦发展、聚力转型”奋斗步伐,蓄力推进“灵雨花海 活力水城”建设,可谓“扬帆奋进正当时”。
动迁安置房临清佳园
邻享口袋公园
芳香小镇商业街
人文漫享 宜居泾城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月色下的小镇能有多热闹?
文艺展演、非遗市集、手作体验……“一季一会”的钟楼in家园“630修身课堂”为居民带来一堂堂“小而精致”的文化“盛宴”,这所“家门口的夜校”在2024年的春夜火遍朱泾。万安街上,换装后的新华书店蜕变成一座集图书文具、文创产品及轻餐饮于一体的多元化社区书店,文化沙龙、小型展演时时上演,大小朋友席地而坐,尽享亲子伴读好时光。参与完活动还能去逛逛金龙商圈的“宝藏”小摊,或就近来一场滨江夜骑、公园漫步,充满乐趣。
“活动一年365天换着花样来”“不要太热闹哦”……这是2024年朱泾镇“人民360”党群服务“六味”套餐上线以来居民的心声。“我在人民路360号等你”不知何时起从一个路牌,成了居民挂在嘴边的“活招牌”。而幸福生活的“升级”,也体现在细微处的雕琢。2024年,朱泾镇持续推动城镇更新,紫金生态园、邻享口袋公园、G320文化节点绿地等一批文化健身新地标相继建成,旧房改造与动迁圆了百姓的宜居梦。
“半辈子都想着能上楼,这下好了,过完年就能拿钥匙了。”民主村村民王老伯说。王老伯旧居所在区域被纳入B02城中村改造项目,经过两年建设,临清佳园小区安置房基本落成,他作为首批“体验官”实地参观了新房。从新居远眺,小区一公里内涵盖了医院、商圈、体育馆、生态园、学校以及规划中的南枫线站点等配套设施。而该区域东侧的落照湾单元,未来将稳步推进高端化、品质化、生态化、一体化项目的开发。届时,他们的生活又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芳香满溢 活力泾城
草坪、帐篷、特色IP、创意店铺……2024年5月启用的芳香小镇商业街成了朱泾新晋“网红”打卡地,此起彼伏的孩童追逐声、亲友畅谈声,构成一幅和美乡村新图景。
为期一个月的朱泾花灯文旅嘉年华的余热尚未散去,眼下,漫坡遍野的浪漫红叶再度让游客流连忘返。小镇商业街上,popo咖啡店主理人、“90后”青年徐剑与合伙人忙里忙外,他笑着说:“这几天客流量大,我们准备的石锅拌饭不到12点就售罄了。”对于辞去市区工作返乡创业,徐剑坚信自己做对了选择。这一年,从游客如织到创客成群,芳香小镇呈现出勃勃生机。
2024年,“兴文化、旺旅游、活市场、促消费”成为朱泾城乡融合的主基调。“三节三季”迎合着花海更替接续开展,“交响音乐节”“无人机展演大赛”“朱泾花灯文旅嘉年华”等“文旅体商农”融合活动轮番上演。截至2024年12月,朱泾全镇接待游客81.26万人次,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紧扣“景区—度假区—产业园”的发展思路,芳香小镇在建成配齐酒店、餐饮等服务配套的基础上,正加速构建涵盖原料种植、花海观光、设计生产、芳香体验、疗愈康养、培训教育的芳香产业链。朱泾镇党委书记夏红梅表示:“结合朱枫联动‘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建设试点谋划,按照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思路,芳香小镇将联动乐高乐园,引领两镇发展毗邻片区,一同打造具有国际范、中国韵、时尚感的国家级乡村旅游度假区。”
做好“老新特”文章,既要向旧求新,也要向新求质。2024年朱泾镇多个项目上马、招商“朋友圈”再扩容、产业基金设立,一系列举措打出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一只塑料杯能做出多少“花样经”?位于朱泾工业园区的上海宜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50余条生产线创造出了12项专利,成为了多家龙头咖啡、奶茶品牌的战略合作供应商。近几年,随着快消品行业的高速发展,宜可在相关行业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在产能扩充的高需求下,向政府提出了建设用地申请。没料到,园区“店小二”接单后的延伸式服务让企业直言“喜上加喜”,2024年,宜可不仅新征用地50余亩获批,还获得了“工业上楼”项目的通行证,未来,宜可将新建现代化厂房50000多平方。
自聚焦“产业链+价值链”招商引资以来,“科创+”“绿色+”正赋予朱泾老园区新活力。2024年,朱泾镇以稳存量、扩增量、育龙头为主线,持续推进“智能装备、生命健康、都市消费+X数字经济”的产业体系构建,企业与园区同频共振,向新发展。
双向奔赴 爱满泾城
红菱苑绿地铺上了新草皮、装上了新路灯,万安世家居民楼架空层按上了消防报警器,待泾村闲置空地砌了景观围墙种上了菜……时至年关,朱泾镇这些不领薪资的名誉村居主任们还在为乡亲们“操着心”“使着劲”。
近年来,朱泾镇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参与、条块协同、五治融合”的党建引领网格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牵引一群热心人沉入社区,实现一批烦心事有效化解,如“泾立方”结起商居联盟“共同体”,“三堂一室”让原住民、新村民的多元摩擦化于无形。而这些“助人者”与“被助者”正演绎出一段段双向奔赴的暖心故事。
外卖小哥小沈,是镇“啄木鸟”志愿服务队的一员,一年前,他无意间留下的“微心愿”,竟在镇总工会的帮助下得以实现。感激之余,他主动报名参与志愿服务,成为了一名“啄木鸟”。如今,在送外卖时“随手一拍”不文明行为成了他的“分内事”。去年11月,朱泾各街区党支部相继成立,他笑言找到了组织。去年“我们的节日·中秋”暨新兴领域“聚中秋、享团圆、话发展”主题活动上,他收获了朱泾镇发放的“四惠”慰“新”大礼包,其中便民服务、培训学习、商铺折扣、文旅优惠一应俱全,而他的一句“暖到心里”道出了外乡人在朱泾最真切的感受。
夏红梅表示,新的一年,朱泾镇将蹄疾步稳推进党建引领与经济发展双轮驱动、城镇建设与乡村振兴双片联动、社会管理与民生保障双轨齐动,锚定“六个朱泾”建设目标,干出一番新作为、闯出一片新天地。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Public/Home/epaper4.0/img/polic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