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又一村
——上海金山漕泾镇践行“两山”理论见闻之二
□戚静伟 陈建军
初冬的太阳,晒在身上暖洋洋的。我们几个人坐着游船,徜徉在漕泾镇水库村中心河,开阔的河面,宜人的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瘦西湖一隅。水体面积占到村域总面积的40%,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水以上,全村拥有70多座小岛……这几个数据,全市鲜见,水库村算得上是一个沪上独特的村庄……
尚品书院
中心河
沈家宅
农民集中居住点
不破不立 村容村貌展新颜
“以前这里河面没有这么宽,两边都是芦苇,连鸭子有时都游不过去。”年近六旬的船夫范金龙,是土生土长的水库村人,他一边开着船,一边和我们聊着天。过去由于地理位置偏僻闭塞,水库村被称为“水窠里”,经济“薄弱村”的帽子一戴就是好多年,老百姓连出个村都成了难题。现如今,“水灵灵”的水库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一天下来,我要开好几趟船,更别说周末和节假日了,忙起来连饭都来不及吃。”范金龙笑着说。
得益于水库村优质的水资源,范金龙常年以养鸭捕鱼为生。“我们这里有句老话叫作‘两根手指捉田螺’,上午摸到的鱼,就成为夜饭下酒的菜。”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80年代起,在工业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漕泾镇开始大力发展乡村工业经济,并成为当时金山经济最为发达的几个乡镇之一。坐在旁边的漕泾镇水库村党总支书记周继光接过范金龙的话,为了顺应“大潮流”,水库村在当时也办起了乡镇企业,伴随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环保问题也日渐暴露出来。“很多中小企业的污水都直接排到了河里,那时由于生产需要,还筑了临时坝基,把整个河道水系给堵死了。”周继光说,“当时的水质,我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很多年轻人也都不愿意留在这了。”一辈子“以水为生”的范金龙眼看着河水越来越脏,鱼越来越少,也被迫“上岸”,跟着别人学开拖拉机谋生去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乘着2015年第一轮金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的东风,水库村以河长制工作为抓手,通过沟通水系、打通断头浜、河道养护等措施改善村庄水环境。2018年,水库村被列为上海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单位之一,并以此为核心启动漕泾郊野公园建设,全力打造集颜值、气质、产值于一身的“水乡综合体”,重塑村容村貌。2021年底,漕泾镇成功创建全市首个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我们陆陆续续对水库村投了1.4亿元左右的资金,整治了全村村域内的所有河道,共计28公里左右。”漕泾镇水务站站长朱承寅告诉记者,“我们前面就是湿地公园,以前是100亩左右的养殖基地,后来我们为了生态就把虾塘腾退掉了。”顺着朱承寅手指的方向,湿地公园里白鹭成群,迷人的景色一览无余。
留住乡愁 村民始终站“C位”
当游船来到幸福码头时,一排排白墙黛瓦的“特色民居”引人瞩目。很难想象,漕泾郊野公园最核心的这块区域竟是农民集中居住点。“我们聘用了同济大学乡村规划师对全村进行了整体设计,不仅保留了白墙、黛瓦、小院落等江南水乡特色元素,还把最好的风景留给了村民。”周继光自豪地说,这个集中居住点南倚碧波荡漾的中心河,北靠风光旖旎的公园花海,村民们推窗见景,直接住在景区里。
我们下船的时候,正好看到村民顾阿姨挎着竹篮出门采摘蔬菜。“虽然住进了‘别墅’,但村里考虑到我们有种蔬菜的习惯,还专门开辟了一块集中的区域。”临水而居、花果环绕……说起现在的生活,顾阿姨脸上洋溢着笑容。“以前房子破,孙子都不愿意回来住,现在放暑假回来就不肯走了。”正如顾阿姨所说的那样,从前,落后的经济,污染的环境,让年轻人一个个离开。现如今,村民住上了“湖景别墅”,紧挨着藕遇公园、尚品书院等景点,年轻人又呼朋唤友地回到水库村,在这里搭起了帐篷,住起了民宿,成为“网红”打卡的一员。
天生丽质水库村,淡妆浓抹总相宜。在建设多个景点的同时,水库村还努力让每个宅基都“靓起来”。沈家宅作为乡村振兴首个改造宅基,当初埭上村民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宅前屋后多是鸡鸭棚,生活污水直通宅后的水庄环河,水质堪忧。通过宅基改造,脏乱差的鸡鸭棚改造成现在的粉墙黛瓦和四季有花的小公园,一步一景,别具趣味!
“借用当下的流行词来说,我们就是要让村民站‘C位’。”周继光告诉我们,为了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各类便捷服务,水库村还在核心区域建有村民服务中心、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把更多空间留给村民。
守绿换金 生态颜值渐显经济价值
村民从散居到集中居住,集约的土地为水库村“二次开发”提供了广阔空间。一大批农旅项目纷至沓来,水上运动、户外露营、乡村土灶饭等特色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客流。以前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如今成了炙手可热的网红打卡地。“十几年前说乡村旅游,水库村就只有一个休闲水庄,吸引的人流量是非常有限。现在,每逢节假日、黄金周,游客络绎不绝。”上海滨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殷杰表示,为了给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游玩体验,他们将进一步完善娱乐项目和配套设施,“后期我们将根据游客需求,增加品牌餐厅、特色宾馆和民宿。同时,我们还计划打造一个水上欢乐世界,为更多家庭提供亲子娱乐项目。”
如今,水库村成了河水淙淙、道路平坦、干净整洁、精美别致的乡村新样本。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水库村“土著”范金龙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在郊野公园里开开船,和在厂里打工收入差不多,还能有时间照顾家里。”再回到这片熟悉的水域,范金龙对这一切很是满意。“以前村里人都想走,现在都想回来”。周继光说像范金龙这样的村民,差不多有200多个,他们都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不仅如此,村民的闲置房屋、农田都成了增收的新途径。村民徐永强就瞄准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契机,成了村里第一个开民宿的人。开业后的第一个国庆长假就基本满房,这也让徐永强尝到了甜头。而在河边的沈家宅,一处不起眼的普通宅基,经过一番装修,成了村里最火爆的“鱼䲆鱻”农家乐餐厅。
“2018年以前,村民平均年收入还是比较低的,大概三万不到一点。到去年为止,我们村民平均收入大概在四万左右。”周继光跟我们算了一笔账,“村里的经济总量增加以后,村民还有一些股金分红、额外的收入。”
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吸引本村人回归的同时,还吸引了乡伴文旅集团、上海青旅集团等一批优质企业与漕泾镇开展合作。作为漕泾郊野公园核心区的“明星项目”,三方联手打造的酷岛理想村,去年12月业已启动建设。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集民宿集群、文化创意、艺术体验、度假旅居、共创办公、社群社交、亲子教育为一体的,与上海全球城市定位相匹配的乡村未来艺术社区,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漕泾将高位推进漕泾郊野公园和‘两山’基地建设,继续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环境改善——民生富裕’的‘两山’转化路径,不断保值增值漕泾优良的自然资源资产。”漕泾镇党委书记钱立英表示,漕泾郊野公园正式开园后,还将鼓励更多的农民开办民宿、餐饮、农家乐等,让“生态美、产业绿、生活富”惠及更多百姓。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