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1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七版:文史
2020年01月03日

刘邦的用人艺术

□王栓柱

刘邦画像

 

编者按: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不仅能从中看到社会的变迁,以及在此过程中各种鲜活的历史人物,还能从他们身上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受到启示。从今天开始,本报将刊登一批对《史记》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述评的文章,以飨读者。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非常了不起的一位帝王,他本人和他所开创的西汉王朝,都为后人津津乐道,有一些史学家觉得刘邦是谜一样的存在:公元前209年提三尺剑斩白蛇起义,到公元前202年称帝,建立西汉政权,在短短的七年时间里,将历经600多年才统一的秦帝国推翻,灭掉了实力强大的项羽集团,完成了从一介布衣到帝王的转变。有人说刘邦“是流氓、是无赖”,也有人说他了不起,连刘邦当时强大的对手项羽也觉得刘邦不可思议,最后得出自己失败的结论“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从项羽的话中可以看出,他觉得自己的失败是上天的意思,是上天在帮刘邦。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司马迁已在《史记》中给了比较明确的答案:刘邦之所以获胜,关键在善于用人。

不拘一格降人才

刘邦手下有很多大名鼎鼎的人物,起初都是很普通的市井人物,比如樊哙,起初是“杀狗屠夫”,就是杀狗卖狗肉的,到了刘邦这边就成了一员猛将;韩信在项羽这边就是一个警卫人员,到了刘邦这边却成了军事天才。陈平是游走在各地的说客,周勃是吹鼓手,萧何是沛县的县吏,灌婴是布贩子,彭越出身强盗,娄敬、夏侯婴是车夫……这些三教九流一样的人物,在刘邦面前,都是人才,只要把他们放到恰当的位置上,都能发挥才能,后来事实证明刘邦是正确的,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大名鼎鼎的人物,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刘邦用人,不论出身贵贱,不论是来自哪里,敞开大门一视同仁表示欢迎。只要有才能,一律给机会,搭台子,让这些人充分发挥才能。刘邦不拘一格广纳人才,为西汉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如果刘邦没有这样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胸怀,就没有后来楚汉战争的胜利,也就没有西汉王朝的建立。

敢于承认下属比自己强

西汉建立之后,高祖刘邦曾经洛阳南宫摆设酒宴,对取得的胜利进行总结。刘邦说:“列侯和各位将领,你们不能瞒我,都要说真心话。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为什么呢?项羽之所以失去天下,又是因为什么呢?”大臣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给人们,跟天下人同享利益。而项羽却妒贤嫉能,有功的就忌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怀疑人家,打了胜仗不给人家授功,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刘邦说,你们只知道其一,不知其二。接下来刘邦又说了一段堪称经典的话,这段话后来成为领导用人艺术的典范:“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这段话就是刘邦著名的“三不如”:我们之所以能打败项羽,主要是张良、韩信、萧何三个人的功劳,我不如他们三个,但是他们三个都为我所用,所以我们才取得胜利。

从刘邦的“三不如”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一代帝王的用人艺术——喜闻乐见下属比自己强。承认下属比自己强,对于那个时期的帝王来说,是需要勇气的。“君权神授”的帝王,应该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帝王有勇气说自己不如下属,下属一定会以极高的工作积极性回报领导的赏识,士为知己者死,就是这个道理。

不耻下问,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读《史记》的朋友应该能感受到,刘邦还有一个用人艺术,非常有意思。就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之奈何?”鸿门宴前夕,得知项羽要来攻打自己的消息,刘邦大惊,问张良“为之奈何?”,在鸿门宴后,吓了一身冷汗的刘邦已经六神无主了,借上厕所的名义出来,问樊哙““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遇到困难,束手无策时,刘邦问陈平“为之奈何?”……为之奈何的意思是“这该怎么办啊”,刘邦的“为之奈何”问过张良,问过樊哙,问过陈平,问过很多人。

有的人会觉得奇怪,一个高高在上的君主,为什么总是问别人“这该怎么办呀”,显得太没水平了。其实,这恰好体现出刘邦是一个高超的领导者,具有很高的用人艺术:用“为之奈何?”一个疑问,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下属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下属的才能。作为领导的刘邦,问了下属“为之奈何?”下属不仅不会觉得刘邦没水平,反而会感到备受重视,有极高的荣誉感,一定会为了集体利益全力以赴。

知人善任,充分发挥人的才能

刘邦用人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知人善任,能充分发挥人的才能。韩信善于带兵,刘邦就安排韩信带兵打仗,而且在战争期间对韩信非常信任,在韩信势头正旺、实力正强的时候,封韩信为齐王,丝毫不担心韩信谋反篡位。所以后来当韩信的谋士蒯通劝韩信谋反的时候,韩信说“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岂可以乡(向)利倍义乎?”拒绝了蒯通的建议。张良身体不好,大多数情况是病恹恹的,但是他善于谋划,于是刘邦从来不派张良外出打仗,都是在身边出谋划策;萧何在战争时期善于做后勤保障工作,在和平时期善于治国,于是刘邦就让萧何在战争时期负责补充粮饷和兵源,在和平时期就让萧何做丞相。刘邦把手下的每个人都放在合适的位置,让每个人都发挥最大的作用。这样一来,下属们都能人尽其才,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体验到人生的成就感。

让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是对人才最大的尊重。与刘邦面对人才时的知人善任对应的,就是项羽的埋没人才。韩信在项羽军中,“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所以韩信后来就辞职了,投靠了刘邦。陈平虽然在项羽军中官居高位,但是他出了很多计策都没有被项羽采纳,后来他也投靠了刘邦。范增,年七十好奇计,虽然被项羽称为“亚父”,但他的很多意见也都没有被项羽采纳,最典型的就是鸿门宴上诛杀刘邦的建议,没有被项羽采纳。陈平知道范增是个人才,留在楚国会对刘邦造成威胁,就用计离间项羽和范增,范增被项羽冷落,于是范增一怒之下,就辞职离开了项羽,气愤交加,旧病复发,死在了归乡途中。

勇于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刘邦作为帝王,经常会面对下属提出各种不同的建议,有些时候会比较快地做出决定,但是一旦发现决策错误,他会马上改正,不会因为自己的“面子”问题而拒绝改变已经做出的错误决定。比如,公元前204年,在荥阳会战中被项羽团团围住的刘邦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帮助自己,听从了谋士郦食其的建议:铸造六国印玺,封六国后人为王,并安排郦食其去分封他们。这时恰逢张良回来,刘邦正在吃饭,就跟张良说了这件事,张良跟刘邦分析了一下,说如果这样分封六国后裔为王的话,会走战国时期的老路——各地诸侯割据大战,并一口气罗列了七个理由“七不可”,最后得出结论:分封六国后裔,大王您的事业基本就结束了。刘邦听完,饭也不吃了,把嘴里的食物吐出来,骂了郦食其“竖儒,几败而公事!”赶紧让人把已经铸好的印玺全部销毁。这个改变,从战略上避免了汉朝的失败。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这是刘邦在用人时候的一大优点,这个优点拯救了西汉王朝很多次,还有一次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刚刚进入咸阳宫殿时,刘邦就想开始享福了——眼前美女环绕,数不尽的财宝,秦二世的龙床,都让刘邦难以控制。但是樊哙等人强烈建议他赶紧退出秦王宫,封府库,屯兵灞上。刘邦恋恋不舍地听从了下属的建议。后来实践证明,刘邦这个举动决定了后来汉朝在战略上取得了胜利。

纵观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过程,其实就是对人才的吸引、笼络和争夺的过程,谁拥有了人才并用好了人才,谁最终就取得了胜利。刘邦在这方面,显然更胜项羽一筹。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