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7年12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华电讯
2017年12月25日

90岁海关大楼:见证中国近现代对外开放和上海城市变迁

曾经是中国著名标志性建筑的上海海关大楼,23日迎来落成90周年纪念日。当普通观众步入这座至今仍不失雄伟的建筑,登上高耸的钟楼眺望浦江两岸,当雄浑悠长的钟声奏响《东方红》乐曲,中国近现代对外开放和上海城市变迁的历史“活”了起来。

1927年12月,江海关(上海海关旧称)大楼宣告竣工,大楼总高79.2米,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两年建设共耗白银400余万两。而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11月,上海海关关区进出口额达5356.6亿元人民币,单月进出口值创历史新高,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约179亿元货物经上海海关实现进出口,在全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占比超过两成。用“寸土寸金外滩地、关税命脉聚宝盆”形容海关大楼毫不为过。

由上海海关大楼落成90周年主题图片展追溯历史至1878年,可见由江海关发行的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再向前追溯至1867年,则可见清政府第一次通过江海关出国参加世博会的老照片,在近40年的时间里,参博次数多达29次,上海海关档案室至今存有1867—1905年中国参与世博会几乎所有的展品目录。

1950年2月,江海关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同年,上海海关起草了新中国第一部海关法并于次年由政务院公布施行。而由商神手杖与金色钥匙交叉组成的海关关徽设计,也出自上海海关员工之手。1978年初,上海海关9位关员联名上书,提出恢复海关单独计征关税的建议,有力助推了全国外贸改革开放。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伴随浦东开发开放,上海海关大楼见证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第一”: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在上海外高桥设立;上海口岸在全国率先实现“365天,天天能通关”;全国第一个保税港区在上海洋山港封关运作;全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挂牌成立……

上海海关大楼不仅是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会”最标志性的建筑,其硕大的铜钟还赋予外滩生命的律动。自1928年元旦零时奏响,先后只有《威斯敏斯特报刻曲》和《东方红》两首乐曲从这里传向四方。报时钟声犹如城市的心跳,记录下不同时代的岁月回响。 据新华社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