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7年04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文化走廊
2017年04月10日

板晒制盐创新篇漕盐史话(六)

□吴辉云

板晒制盐始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1年),民国版《岱山镇志》有记载:“王金邦,嘉庆时人。因挑盐,扁担上有卤,见日凝结,乃用门板试晒,固能成盐,且用力少,而成功速,于是制为板盐,相率仿效。至今居民咸食其利,且流行于江苏滨海各地,实金邦为之倡也。”

这就是说,发明板晒制盐的是200多年前的一个叫王金邦的岱山盐民。他发现扁担上的盐卤经日晒后凝结成盐,受其启发,用木板门做实验(木板门四周订有木框子,可以盛盐)获得成功。无须砌灶,不用柴火,更用不着连日昼夜不息,经日晒就能自然成盐。这不但省力省成本,而且日晒获得的海盐杂质少、色洁白、味鲜美。于是大家都争相仿效,制成盐板,板晒制盐很快就得到推广。《漕泾志》有记载:“清同治年间,岱山天灾连年,盐民迫于生计,携板乘船逃荒,来漕泾海滩上定居,晒盐度日。本地盐民见板晒成盐杂质少、色洁白、味鲜美、费用低、产量高,故而仿效此法,从此熬盐法逐渐被淘汰,到光绪七年(1881年)全部改为板晒制盐。”据海涯村的岱籍老盐民回忆,他们的祖辈是因岱山遭受海水潮流冲蚀海田被毁而逃荒出来的,只有少数人带来了盐板。漕泾有大户见板晒制盐大有前途,于是专门生产盐板出租,收取租金。一些无资金置办盐板的盐民就去租板晒盐,加快了板晒制盐的推广。

板晒制盐所用的盐板一般用杉木制成,长2米,宽0.8米,四周有槽沿高0.1米。清晨,把盐板铺开,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倒入适量鲜卤,任其风吹日晒。下午三时左右,盐板底上开始出现盐粒结晶,逐渐增多。日落前用刮盐扒将盐刮拢,装入盐箩,沥去残卤,即是原盐。夏季昼长气温高,每块盐板可产原盐3公斤左右。春秋季阳光温和,日产原盐1.5—2公斤。冬季气候干燥,但温度较低、日照短,日产原盐1公斤左右。如果晴天又遇上大风,产量会更高些。一般一对夫妇管理30块盐板,早上铺开盐板灌上鲜卤后直到傍晚收盐,中间不必花费劳力,可去盐田劳作。傍晚收盐后必须立即送往盐厫入库。刮盐后盐箩沥出的残卤不能再用来晒盐(主要含氯化镁),清除残卤后的盐板须重新收拢叠在一起加盖,以防夜里下雨被淋。

板晒制盐不但提高了原盐质量,更是大幅度地提高了产量。一对夫妇30块盐板,夏季日产原盐约90公斤。而用熬煮法制盐人均年产最多年份也不足500斤。板晒制盐开创了漕泾盐业的新纪元。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