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6年08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金山史说
2016年08月26日

幼年好学 学问过人

江南第一才子——顾野王

“侯景之乱” 率兵抗敌隐居亭林 著书立说亭林八景 三景留名一世英名 后人敬仰

□沈永昌 朱春生

顾野王,字希冯,原名体伦,小字阿南,后改名野王。梁天监十八年(519年)生于吴郡吴地(今江苏吴县),晚年定居今金山亭林镇,卒于陈太建十三年(581年),时年63岁。

顾野王出身在官宦世家,祖父叫顾子乔,梁朝时担任过东中郎武陵王府参军事,也就是军事方面的参谋。父亲顾烜,是信威临贺王记室兼本郡五官掾,记室是指掌管文书之官,相当于机要秘书。

顾野王年幼时就很好学,七岁读《五经》就能大体上了解书中的主要意思,九岁时能写文章。有一次写了一篇《日赋》,被梁帝手下的亲信、领军朱异见到了。朱异对他十分赞赏,认为他十分奇特,是个天才。顾野王,原名体伦。他读书读多了,熟悉了历史人物,特别仰慕汉朝时的品行好、能力强的官员冯野王,就改名野王,字希冯,就是希望成为冯服孝一样的人物。

梁中大通二年(公元530年),十二岁的顾野王跟随父亲来到了建安郡(今福建建瓯)。顾野王到了那里,被那里的风土人情所吸引,撰写了《建安地记》二篇,从小显示了舆地学方面的才华。

顾野王对学问很是钻研,他博览群书,把经史通篇阅读完毕,记忆力很强,对天文、地理、蓍龟、占候、虫篆奇字,无不贯通。梁大同四年(公元538年),顾野王因为知识渊博,当了太学博士,又当上了中领军临贺王萧正德府记室参军,跟他父亲一样的官职。

六朝时期社会繁复,用字混乱,文字变异、俗化简化趋势十分突出。梁武帝知晓了顾野王的学问,就下令叫他编撰字书。

顾野王接受了任务,就开始翻阅大量资料,搜集考证了汉魏齐梁以来古今的文字体形、训诂的异同。为了静心地编纂,他在吴淞江边的松陵镇上建起了住宅,在这里专心著述。顾野王十分重视汉文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在《玉篇》序言中开门见山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文遗百代,则礼乐可知。驿宣万里,则心言可逑。”就是说文字可以克服语言交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他还认为正确使用文字,可以“鉴水镜于往漠,遗元龟于今体,仰瞻景行,式备若文,戒慎戒邪,用存古典”。大周九年(公元543年),书籍成稿,取名《玉篇》。

《玉篇》共30卷,是继许慎《说文解字》后又一部重要字典,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楷书字典。顾野王对魏晋时期异体字收集归类,共收集汉字16917个。这种处理方法被看作他的字书编纂体例特色之一。

“侯景之乱” 率兵抗敌

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八月,东魏降将侯景勾结京城守将萧正德举兵谋反。当时梁朝政务松弛,防备松懈,侯景军队很快就包围了梁国京都建康城,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次年二月,建康城陷落。梁武帝被软禁后饿死。

当时,顾野王的父亲刚去世,顾野王在家里守孝,他听到这消息,心里难以平静:国家有难,不能袖手旁观。于是,就毅然在长洲县(今苏州)横泽里的东面招募能作战的人,抗击侯军,有几百人响应。

野王清瘦虚弱,身高只有六尺,但气魄却不小。值此国家危亡关头,他一个文弱书生,带着乡民跟随义军到了京城。服丧期间又过于哀痛,损害了身体,因而,几乎是弱不胜衣。但他手里拿着枪,身上披着战袍,戴上了盔甲。在讨伐侯景叛军的阵前,他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对着叛军慷慨陈词,讲明君臣的道义,斥责叛军的不义行为,高亢激昂,振振有词,所有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不为他的悲壮行为和英雄气概所折服。他的一番话引起了叛军的震动,使叛军一时混乱,仓皇失措。

由于寡不敌众,抗击叛乱的行动一时失败了。顾野王逃到了会稽,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绍兴。之后,又到了东阳,现在浙江金华的地方。与东阳的刘归义一起抗击叛军。到了公元552年,“侯景之乱”平息,太尉王僧辩对顾野王很赞赏,让他担任了海盐县监。

隐居亭林 著书立说

“侯景之乱”时,顾野王游学隐居在海盐华亭乡亭林镇。亭林风景秀丽,北有湖曰顾亭湖,南有林曰顾亭林,还有誉为“云间古刹”的宝云寺,即俗称的“大寺”。顾野王在宝云寺后面的高阜上,建茅舍,读书,后人称“顾野王读书堆”。读书堆高数丈,横亘数十亩,林樾苍然,边上还有墨池,后人称“野王墨池”。顾野王在那里修了《舆地志》三十卷。为了修志,顾野王收集和翻阅了不少历史书籍和地方文献。顾野王不仅研究地方风土人情,还对民间的一些方术进行研究,《舆地志》集地志之大成,代表了南朝地名学发展的最高水平。

顾野王不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同时也是历史学家、地理学家、文学家、书画家、音乐学家。在书法上,传说隋唐时期的著名书法家虞世南,就是野王的入室弟子。顾野王工诗文,善丹青,擅画人物,尤工草虫。宣城王陈项为扬州刺史时,建官舍,请他画《古贤像》于壁,又请当时文名很高的文学家、诗人王褒书赞,时称“二绝”。可惜其画作流传甚少,北宋徽宗赵佶得其《草虫图》,称为精工,著录于《宣和画谱》。近代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一书中论及东晋和南朝的绘画时说:“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南朝士族特重书法,因之绘画也同时发达。东晋朝如王羲之、顾恺之,南朝如顾野王,都是最著名的画家。”

顾野王是一位博学多艺的通才,一生著作丰富,内容涉及面广,有《玉篇》30卷,《舆地志》30卷,《符瑞图》10卷,《顾氏谱传》10卷,《分野抠要》、《续洞冥记》、《玄象表》各1卷。令人惋惜的是,顾野王的诸多著作,除《玉篇》外,其余著作散失颇多,留下的只是他著作中的少部分,遗存的《芳树》、《有所思》等10首诗,多为乐府,载《文苑英华》、《乐府诗集》及《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对于顾野王的著作,《陈书》《南史》有列传,并如此评价:“萧济、陆琼,俱以才学显著,顾野王博极群典,傅縡聪警特达,并一代之英灵矣。”

亭林八景 三景留名

亭林镇久有“亭林八景”之说。清代萧中素有首咏亭林八景的诗:“选胜书堆独杖黎,名碑甘井旧招堤。荒凉墨晕方池小,剥蚀经文古塔低。化去老松千载石,封来仙洞一丸泥。欲知览胜楼何处,衰草寒烟野寺西。”

诗中包含了读书堆、松雪碑、八角井、墨池、楞严塔、剔牙松(铁涯松)、仙人洞、览胜楼八处名胜古迹,即八景。这八景中,有三景是直接有关顾野王事迹及神话传说的,这就是:读书堆、墨池和松雪碑。

读书堆是顾野王读书著述之处的遗迹。读书堆原址据《松江府志》载:“读书堆在宝云寺后,高数丈,横亘数十亩,林樾苍然”。当年野王即于此茂林深处结茅筑舍隐身读书、修志而得名。读书堆原名读书墩,宋时避讳,改墩为堆。 在读书堆西侧,原有一池,并连小溪,其水通向宝云寺山门之外,池水清澈照人,上有绿树相映,相传为顾野王当年洗砚处,故又名洗砚池。岁月悠悠,洗砚池早已湮没,其上今已屋舍鳞次,难觅旧踪。

“松雪碑”又名“子昂碑”,此碑立于元朝至大元年(1308年)系当时前朝大理少卿牟献撰文,直学士朝列大夫赵孟頫书写。赵孟頫(亦称孟俯),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南宋宗室后裔,大书法家。此碑碑文,竟然主要写的是有关顾野王的事。碑文正文一开头就写:“顾亭林湖在华亭东南三十五里,湖南有顾亭林,顾公野王尝居此,因以为名。具载图志,可覆视也……”整个碑文以大半篇幅述顾野王事。碑文记述了在原宝云寺基处挖掘出当时已经残缺了的断石碑的经过与考证,记载了那块残断石碑上刻有“寺南高基,顾野王曾于此修舆地志”14字,以及发掘断碑后,得知寺南原为顾野王旧居,随即在寺东偏建屋立像作《顾公祠》,在南宋绍熙《云间志》里都有记载,顾公祠亦称顾黄门祠,在《云间志》里称顾侍郎祠,因为顾野王在陈宣帝时授黄门侍郎,官至光禄卿。

一世英名 后人敬仰

晚年,顾野王潜心于写作,编著志书,着手撰著《通史要略》《国史纪传》,但还没有完成,他的身体状况就不行了。陈宣帝太建十三年(公元581年)去世。墓在吴县楞伽山越来溪上,也就是后来的石湖澄湾前下舟村。墓上有清嘉庆八年(1803年)“陈黄门侍郎顾公之墓”石碣,碣旁斜卧着长约6米的巨石,据传是陨石,俗呼此墓叫“落星坟”。顾野王死后,皇帝下诏赐他为秘书监。去世三年后,陈至德二年(公元584年)又赐右卫将军。

顾野王,作为江南第一才子。后人对这位前贤并未忘记,历代来亭林(亭林湖)寻访野王遗迹的骚人墨客或名士高官,留下了不少凭吊、吟咏的诗句。这里仅选2首以资纪念。

宋朝王安石诗:

廖廖湖上亭,不见野王居。

平林豈旧物,岁晚空扶疏。

自古贤圣人,邑国皆丘虚。

不朽在名德,千秋想其余。

明朝徐阶诗:

野色春香次第搜,海云江月共迟留。

荒碑雨过苔侵字,古诗烟深树隐楼。

龙去尚看池水黑,鹤归应吊草堂幽。

宁翁亦是清朝彦,倍觉临风动远愁。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